2024年,河南省地质局矿产资源勘查中心在保障能源资源安全、服务自然资源管理、推进“一带一路”资源合作中主动作为,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,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。
聚焦地质找矿,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。以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契机,重点围绕新矿种、拓展新领域、开辟新赛道、塑造新优势,稳步推进主责主业发展。
省内地质勘查,全力高效推进三门峡盆地油气资源接续基地调查评价项目。按照“整体规划、分步实施、突出重点、快速突破”的原则,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二维地震210公里、三维地震勘探30.5平方公里,完成豫灵1井、2井的施工,试油取得较好的工业油流,为建立我省中小盆地油气勘查技术体系奠定基础。项目质量、工程进度、干劲作风得到部、省及地调局领导的充分认可。积极推动省级重点研发专项“合峪矿集区深部找矿及成矿系统识别工程”,对典型矿床蚀变矿物学、岩石地球化学、成岩成矿期次、成矿机理等进行了综合研究,建立合峪矿集区三维地质成矿模式及找矿识别标志。承接卢氏赵家山铜矿、汝阳何庄萤石矿、汝阳黄沙岭铅锌矿、南召窟窿山金矿等地质勘查项目,不断提升矿产资源勘查水平。持续开展实物地质资料管理、压覆矿产、储量核实评估、矿产资源破坏价值鉴定等工作。
省外地质勘查,实施的哈密市七角井北脉石英矿普查野外工作已验收;新疆托里县3个自有金矿探矿权成功延续,积极与相关企业对接,推进矿业权的合作勘查开发。深化对外交流合作,加强与中国地调局及所属单位、省自然资源厅相关处室、各地市自然资源部门、有关高校和新疆、内蒙等地勘队伍之间的交流合作,谋划开展项目,实现优势互补、互利共赢。积极助力局“地质援疆”工作,牵头组建塔城工作站,为地方政府提供技术服务。
境外地质勘查,在做好老挝稀土矿勘查的基础上,谋划并承担省级财政资金项目《老挝北部三幅1: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》,财政预算2506万元,野外工作正在实施;同时,选派精干团队赴老挝与能矿部、拉邦省及中资矿业企业对接,组建实验室,推动与老挝合作的落地实施。
拓展优势产业,助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。围绕政府需求,发挥物探、测绘、环境地质、卫星遥感等技术优势,为社会发展提供全周期地质技术服务。
物探服务走向多元化。开展新疆准南煤矿勘查等三维地震项目3个,湖南常德城市地质调查等活断层探测项目6个,国电投共享集中储能示范项目等地震安评项目6个;承担湖南新新公路路基溶洞探测、山西右玉北金多金属成矿远景区测量等物化探项目30余个;深挖内蒙、江苏、浙江、广东等地市场,开展地下管线探测、道路病害体检测、信息化系统建设等项目37个,年实施管线探测8000余公里。
测绘服务领域不断拓展。在建好郑州、洛阳、新乡等省内“根据地”的基础上,主动探索广东、浙江、新疆等省外市场,开展矿区测绘、勘界测绘、国土变更调查、国土空间监测、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、耕地进出平衡方案编制等项目77个,进一步巩固市场占有度。
环境地质服务取得新突破。成功谋划河南省嵩山南麓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,项目总投资5.67亿元,成功中标项目勘查设计,合同额约2140万元;相继实施了宝丰、鲁山、辉县等7个地灾国债勘查设计项目,承担了方城、登封2个地灾国债工程治理项目;承接开封龙亭、兰考地面沉降监测及孟津1: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。
遥感技术应用更广泛。拓宽卫星遥感产业在交通、水利、电力、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应用,其中承担的省普通公路‘车路空天’一体化感知系统交通新基建示范工程项目,提交地灾隐患点1300余处,其成果在重大线性工程南水北调沿线地灾普查、河南省地质灾害风险综合调查评价、地面沉降专题研究中得到应用;承担亳州实景三维建设项目,完成202平方公里城市级、部件级实景三维数据,为建设数字政府和发展数字经济提供重要的数字依据。
推动科技创新,增强地质事业发展动力。积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、增强科研成果转化,努力走出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。
地质大数据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。省财政厅拨付首批项目建设资金完成了年度项目招标,技术方案得到中国科学院周成虎院士为首的专家团队高度评价,地质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完成基本架构搭建,示范应用系统建设稳步推进,地质大数据仓库建设初具规模,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同步进行,中心机房已完成基础装修,年底前可具备运行条件。同时,积极推进北斗河南分中心建设,实施方案已通过评审。
强化科技创新引领,成功申报“河南省煤系非常规资源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”省级科技平台,与河南理工大学联合申报的“煤系非常规资源行业学院”,获省教育厅批复建设。获批2025年度局管科研项目三门峡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分析。
中标2024年度省自然资源“揭榜挂帅”科技创新项目桐柏—大别地区“三稀”及贵金属找矿靶区优选。“郑州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超化煤矿地表形变InSAR监测”项目成功入选省卫星应用典型案例。承担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LandSAR测绘模块的局域网改造项目。
加快软硬件更新升级。投入600余万元引进管道探测仪、无人测量船、多旋翼无人机、无人机+激光雷达航空测量系统、工作站、LandSAR软件等软硬件设备,持续提升中心核心竞争力。
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中心“地球物理深部探测科技创新团队”入选“河南省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团队”,2名同志荣获“第二届河南省自然资源青年科技人才”称号。
矿产资源勘查中心主任张长杰表示,2025年中心将坚持“项目为王”发展理念,聚焦保障能源资源安全,发挥传统优势产业,服务自然资源管理,做好基础性、公益性、战略性地质工作,提升科技创新能力,加大“走出去”力度,打造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,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展现新担当、做出新贡献,全力推动河南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。